全国咨询热线

4000-163-988

推荐产品

咨询热线:

4000-163-988

TEL: 0769-82886149

FAX: 86+769-82882436

东莞总部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栅二区太沙11巷8号厂房

E-mail:sales@dgmjs.com

联电投资联芯 大陆再现12英寸建线热

文章出处: 人气:: 发表时间:2017-02-18 08:42:09

 

2014年的最后一天,我国台湾地区半导体代工企业联华电子(以下简称“台联电”)传出消息,确定将向厦门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公司总投资13.5亿美元,合建12英寸晶圆厂。同样看好中国市场的不止台联电一家。代工厂巨头台积电、以及武汉新芯、华力微电子等都传出消息,计划未来在中国大陆新建12英寸晶圆厂。一时之间,在中国大陆兴建12英寸晶圆厂仿佛成为了新一轮“站在风口的猪”。

  12英寸中国大陆建厂热

  本次传出要新建12英寸晶圆厂的中国本土企业就有三家。

  中国已经成为半导体市场需求规模全球第一的国家。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,中国的半导体市场需求已占全球市场需求的30%左右。但是,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掌握了全球56%的12英寸晶圆产能,中国大陆厂商仅掌握不到1%的12英寸晶圆产能。庞大的市场需求,加上制程技术的局限性,让中国大陆成为投资半导体制造的新热门。

  2014年底终于见到28nm工艺营收曙光的台联电,经过审查,确定登陆中国大陆,投资合建一座新的12英寸晶圆厂。项目将采用40nm与55nm制程,预计正式投产后将每月生产12英寸晶圆5万片。

  “这是中国第一条合资建设的12英寸生产线,尽管台联电拿出的是55nm/40nm技术。”半导体产业研究专家莫大康告诉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,“台联电总体上技术胜过我们,有值得学习的地方。从双赢的角度看,此次投资会改变两岸合作的态势。”

  在技术上更为先进的台积电,目前仅在上海有一座8英寸晶圆厂,也同样正在考虑在中国大陆投资12英寸晶圆厂,并以28nm制程切入。但由于台湾当局要求,前往中国大陆投资的半导体晶圆厂必须遵守“N-2”(落后台湾地区两代制程)的规定。台积电投建12英寸晶圆厂的计划最快也要在2016年才能实现,并且相关产能需低于台积电总产能的10%。

  此前,华虹集团旗下的纯12英寸晶圆代工厂——华力微电子早已传出将砸约195亿元,再新盖12英寸厂,并预计锁定先进制程,从28nm制程开始,按照28nm到16nm/14nm再到10nm三个世代制程技术的规划,达到月产能约3万~5万片。武汉新芯也已与美国飞索半导(Spansion)正式签约,计划合资兴建12英寸晶圆厂,联合研发生产3DNAND(三维闪存芯片)。

  截至目前,在中国大陆已经建成的本土12英寸晶圆厂共5家,包括中芯国际在上海的一座300mm芯片厂、北京的两座300mm芯片厂,华力微电子在上海的一座300mm芯片厂和武汉新芯在武汉的一座300mm芯片厂。外商独资的12英寸晶圆厂包括英特尔在大连的一座300mm芯片厂,海力士(Hynix)在无锡的一座300mm芯片厂和三星在西安的一座300mm芯片厂。

  冷看市场和技术

  一条12英寸生产线成本巨大,将销售额做大到40亿~50亿美元,才能够覆盖掉折旧成本。

  目前,12英寸晶圆代工正处于利好之中。ICInsights报告显示,2014年全球晶圆代工产业整体年增长13%,达到479亿美元,其中半导体采用12英寸晶圆制造的比例持续攀升,到2017年12英寸晶圆产能占总半导体晶圆产能的比重将达到70.4%。近两个季度以来,台积电与台联电遇到12英寸晶圆厂订单爆满的情况。这两家代工厂的交货期由正常的一个季度增加至5个月以上,代工产能供不应求。

  “这次的集中建厂热,实际上体现了集成电路产业的一个特点,就像过山车,产能饱满时,大家订单不够,不再新建产线,就会出现产能紧缺。订单太多消化不掉,大家又会一哄而上建厂,接着产能又会超出需求。”中科院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主任赵超向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解释。

  显然,对于一个产业来说,这种特点并非有利。虽然市场需求量大,但一哄而上的建厂热还需要冷静思考。莫大康和赵超一致认为,半导体制造要达到一定的体量才能够实现赢利的目标。

  “一条生产线在运营期间最大的成本,刚开始是折旧费,通常要占到成本的40%左右。必须达到足够大的销售额,例如将销售额做大到40亿~50亿美元,才能够覆盖掉折旧成本。”莫大康向记者解释。

  这种情况下想要实现赢利并不简单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真正实现赢利的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家半导体制造企业。英特尔技术最先进,率先转向更加先进的14nm制程,在201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146亿美元收入,净利润33亿美元。台积电作为代工巨头,在2014年第三季度实现65.9亿美元,净利润25.1亿美元。三星芯片业务依靠存储器芯片,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.14万亿韩元。而排名再靠后一些的GLOBALFOUNDRIES和台联电,都处于控制成本,不赔不赚的状态。

  目前智能手机主流28nm制程中,台积电28nm的第三季度合并营收达到了43%,而联电的28nm目前只占3%的营收。据记者了解,台积电的28nm制程,在2014年的市占率可达78%。

  先进制造中国跟不跟?

  中国的集成电路制造,坚定不移地发展下去,是有可能像高铁一样突出重围的。目前,中国大陆自有的12英寸晶圆厂在技术上以中芯国际为首。中芯国际已经实现成熟量产40nm制程,28nm制程也即将量产。然而,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,还是落后了1.5代至2代。

  为了达到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》中提出的,到2015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500亿元,32nm/28nm制造工艺实现规模量产,并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,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企业正努力追赶,仅本次传出要新建12英寸晶圆厂的中国大陆企业就有三家。“但中国大陆的12英寸晶圆生产还没有跨过门槛。中国大陆要发展12英寸晶圆厂面临很多困难,包括产业利益和企业利益的不匹配。”莫大康向记者强调。

  由于技术上需要不断追踪,12英寸生产线所需的投资金额巨大。以一条月产能3.5万片的28nm制程新生产线为例,就需要投资35亿美元。加上技术和人才限制,从开始建厂到工艺爬坡,到真正形成销售额,需要用很长的时间。中国大陆的有效市场也没有想象中的大。中国大陆的fabless里,虽然最大的海思半导体有近20亿美元的产值,展讯有10亿美元的产值,但只占手机芯片总产值707亿美元的2.8%和1.4%。而目前,这两家中国大陆企业的大量订单还在台积电手中。

  然而,作为战略性的产业,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制造业必须要守住阵地。如果不能自主掌握制造,设计企业同样受制于人。一旦订单被拒,设计企业将遭受打击。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跟还是不跟?对于中国大陆来说,是个难题。赵超认为,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制造前景并不特别悲观。在他看来,集成电路产业链已经有了一些基础,比当初钢铁和高铁等面临的产业环境要好得多,坚定不移地发展下去,是有可能像高铁一样突出重围的。

  “你建厂,我也建厂,这种撒胡椒面的方式确实很危险,并且很难从这些已经垄断市场的大企业手中抢订单。我们国家的战略是要依靠整合,形成一些大型的战略性企业。”赵超向记者表示。